让我们大学生活少些目标
一直说写这个文章,却耽搁了。和同学们接触了不少年,每年都会遇到这样的同学,这样的事。有些比较优秀,有些比较困惑,但都有有相同的状况。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场景
韩老师,请问我应该学什么?我对内核感兴趣。哦,你可以先找些程序练手,有一定代码量后,就可以进行windows内核编程。2,3月后,又碰见同学,他说嗯,我已经会内核编程了,然后深入不下去了,我到底应该学什么呢?好像外边java挺有用的,是否….
我碰到许多同学,从不知学什么,到目标非常明确要学什么,然后,再次变成目标不明确,不知学什么。他们目标总会变得摇摆不定,飘忽不明,因为他们目标太明确。他们总是背负着这个时代太明显的烙印,功利化。所有的学习方向都必须和未来出去的目标关联,所有的努力必须和未来的工作相关。于是,他们失去了滋润的春雨,在干涸的土地里奋力向上生长,满是焦虑的灼热和不安。因为,为了那个内心的目标,他们不断度量他们的成果,仿佛自己是个产品,每个时间段就是一个工段,就应该达到他所应该的完成的流水线组装任务,一步一步,在自己的计划在,在某个时间点,他就应该为未来装配完工。他就变成了一个成品。可不论是技术的成长还是精神深度的延伸,它们关乎的是一个生命的成长,不仅有任务和压力,更有乐趣,更有悲伤,是所有有效无效,有用无用生活的点点滴滴串成的独一无二的歌曲。它不是一个产品的制造,更不是一个为了抢占市场,按期按质打造的货品。太有计划,你将失去乐趣,也就失去真正的动力。
在自学的过程中,往往大家焦虑于知识打磨是否到位,是否应该拥有某部分“有用”的知识。而且作为学习者,似乎也很难判断是否自己学习到位与否,是否攀援到了合适的高度。这要有过来人的评估和判断才比较有效与准确。那么,自学者就没法做出某种判断么?我的回答是,让乐趣指引我到想到的地方,那里自然鲜花盛开。无需度量,无需评估,无需焦虑。因为,有了乐趣,你自然会不断提问,不断专研,不断打磨。这时,打磨的不仅是某个被专研的知识,更重要的是,在专研过程中打磨了一套自己土生土长的专研的方法,习惯和模式以及面对问题的勇气与坚强的心理,一条自我成长的求生模式。这才是当中更为重要的东西,因为这似乎已经进入了科研情商的范畴。这也正是以知识传授型大学教育模式最痛苦,最无法做出贡献的领域。
我记得总是给有如此明确目标,焦虑感和计划感的同学说自己当年的学习方式。完全是从点入手,不管这个点是否对我有用。因为喜欢,所以专研。然后,当一个个点钻下去后,暮然回首,有那么一段时间,这些点都开始融会贯通,形成一个自足生长的知识体系。我喜欢这样自底向上的学习,其架构是如此坚实,内在的联系是如此天然有机。你会发现,在某个点上专研分析的东西,在另外的点自然的有神似之感出现。那种神会的喜悦是无语伦比的。这时,也可以进行一些有计划的系统的总结反思,此时的体系性是有生命力的,比过分目标化下的抓取,多的是一份实在感,少了一分空洞与抽象。多了一分底气与自信,“嗯,我当时怎么怎么,就是那样”,少了一分心虚与胆怯,“哦,那里好像是这么说的,但我还没深入分析,我只是很简单的关注过”。这也即是过分目标驱动的同学,学一段时间后,有点焦虑与心虚的原因之一。没有了乐趣的支撑的生动与活泼,又缺乏乐趣支撑下足够的深度和细节的真实性,他们自然在浅尝后裹足难前,根浮气虚,于是开始疑虑方向,于是开始怀疑选择。当然,兴趣驱动的学习,在不同阶段都会有点到系统化,系统化又到点这样的迭代。并非死的线性。记住,由自己的头脑勾画出来的系统,比用眼睛看到别人勾画出的系统要有更真切落地的系统感,是能指导你思考和分析的系统感。
那么,就这样凭爱好不顾时间效率?我还有那么多要干的事。有几个上过我课的同学在问我如何学时,我说照老码识途做一遍就好,模仿那种自问自证的方式。他们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“那岂非很费时间?”。前面说过了,这样因兴趣驱动的自学,最大的成果不是知识的获取,而是科研情商的建立。世界是公平的,你快速搜获了知识,却失去了科研情商的锻炼!就好像,你父母很有钱,你一伸手就拿到100元,而一个穷人却要辛苦花长时间打工挣钱。你认为从拿钱的效率,你是高的,可拿到真正财富的效率呢?我以前学的时候,完全是沉浸式的,总有那么多不懂的好玩的技术要学,从做界面,到反汇编,到做网页,从面向对象设计到网络攻防,到中间件,好耍,都很有意思。这就是我当时的而学习状态,都要做点程序来玩一个技术。有用吗?从来没有想过。花时间么?没想过啊。好耍就行。有一天,我发现自己就有了系统观,就用了软件开发的情商。似乎还有那么点锐不可当。
问题来了,同学们说,韩老师,我们压力大呀,要买房,要买车,要谈女朋友。所以我们必须高效率成长,要快,要快,要最快。我们必须目标明确,按时完成,合理安排,八面丰收。那么我,告诉大家,在我读博士的时代,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全身心投入写文章,4年毕业是不错的。我三年半毕业,大小论文一起只花了3个月左右,其中大论文是最后赶了一个半月,其它时间全部写代码!是被导师从代码前线抓下来去赶的大论文。这样来看,似乎也没有耽搁毕业这个重要目标嘛。从乐趣来说,我喜欢编程,没那么多想法,从实际来讲,世界是公平的,有付出就有收获,没有无价值的付出。所以,似乎不用太在意将来的压力。我看到不少同学沉浸在自己学习的欢乐中,也在毕业时找到了非常满意的工作。
因此呢,如果你的目标性太强了些,其实可以给学习松绑,放下目标的锁链,插上兴趣的翅膀。大学嘛,如果在生命中最自由的大学时代,都没有了趣味,都必须为将来的生计和金钱去爬梯子,也是一种可悲。有理想的情怀,有行动的力量,有趣味的滋养,我不信,生命不会翱翔。所以,请那些还在徘徊的同学们,让我们的大学生活少些功利性的目标吧。